您的位置: 瑞丽文明网首页 >> 首页动态图片 >> 【瑞丽江·散文】寻找瑞丽江的脸

【瑞丽江·散文】寻找瑞丽江的脸

发布时间:2020-06-18来源:掌上瑞丽

一. 

 

寨子里的老人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听,讲的人嘴角带笑,听的人眼里飞花。老人们一个个离去了,从前的孩子又开始给后辈们讲故事,一代一代,古老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

“腊勐卯”是我儿时听到的一个故事,当年懵懂无知,并不知道其中深意,如今细想起来,惊觉千百年来,有一种温情,一直深藏在汩汩流淌的江水中,深藏在奔腾向前的岁月里。

老人们说, 瑞丽江畔的“勐卯”因雾气腾腾而得名,故而汉语称为“雾城”,是边疆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一条江水从远处的高黎贡山奔流而下,流经“勐卯”,古称为“南卯”江。先人们以微笑女神比拟“南卯”江,并以女神的五官为这条美丽神奇的河流命名,如“霍卯”(瑞丽江女神的头)、“腊卯”(瑞丽江女神的脸)、“沆卯”(瑞丽江女神的尾巴)等。似乎只有这样的称谓,才能彰显瑞丽江女神的温婉和美丽。而瑞丽江女神最动人的地方当属“她的容颜”——也就是老人们常说的“腊勐卯”,汉语为“瑞丽江的脸”。探究“瑞丽江的脸”其区位应属于当今瑞丽、木姐、南坎三地,沿江两岸即是传说中瑞丽江女神的左脸和右脸,这一路凤竹摇曳,白鹭翩飞,早晨的雾气浓郁不散,缭绕着江面,微笑女神的容颜,更显神秘动人。江边的苇草与浓雾缠绕一起,太阳破雾而出,远远望去,苇草轻摆,竹影波光依稀可见,宛若仙境一般。

 

瑞丽江对面两座属于缅甸的城市,南坎——傣语“金水”之意,一方面说明地方富庶,另外一方面也能淘金。木姐——傣语的“木”是帮会、组织、集团的意思,“姐”是城镇。木姐,可以理解为各种生意邦会集中的城市,由此可见现今木姐和中国姐告连起来即成为中国西南最大的陆路口岸。

传说远古时在两岸居住的傣家人,笃信佛教,于江水之畔竹林之间建了一座座金光闪闪的佛塔和佛寺。以江为界,对岸的百姓亦用竹筏承载鲜花贡品,乘风而来,人们虔诚地入奘寺诵经祈福。夕照江岸,两岸的人们完成一天的劳作,在江边浣洗衣物,沐浴嬉戏,隔江对唱;月华如练,人们在凤尾竹下敲起象脚鼓,跳起灵动曼妙的孔雀舞。在这块佛光普照的福地上,千百年来,两岸的傣家人和谐共处,世代安居,幸福生活像盛开的花儿一样。

天有不测风云,两岸人民的幸福日子让沉潜在瑞丽江的巨龙心生嫉妒,它一跃上天,在空中盘旋翻飞,霎时间电闪雷鸣,急雨直下,大风大雨,整整持续了七天七夜。到了第七天夜里,黑龙窜上跳下一轮作怪之后,龙尾“啪”一下劈向江心,随着巨响,一道闪电轰然劈开江道,江水泛滥,竹林不见了,田舍不见了,佛塔不见了,寺庙不见了,许多人于瞬间被卷入汹涌的洪水之中,向远方漂去,黑龙也遁入乌黑的云层中,再没了踪影。

被洪水洗刷一空的“腊勐卯”,失去了往日的祥和宁静,逃过灾难的人们失去家园失去至亲也失去了笑容,江面变得更加宽阔,明涛暗涌凶险,自此,两岸居民唯有隔水相望。

“瑞丽江的脸”,乍听到这个名字,我的内心不由一震,以微笑女神来比拟瑞丽江,其意与“蒙娜丽莎的微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忍不住想要寻找她、探究她、赞叹她!联想到中国人总是顾及于情,凡事脸面为大,与面子有关的谚语如“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等,脸代表社会群体对道德良好者所持有的尊敬,面子代表中国社会中广受重视的社会声誉,脸面之重要,于个人于地方于民族于国家社稷,皆不可忽视。

这个傍水而居的傣寨,却堂而皇之地以“脸面”为名,不由地让我浮想联翩,在此居住的人是有多骄傲多得意才将此处命名为瑞丽江的脸,追溯中华传统文化,这就意味着方圆数十里甚或数百里之内,无人能与之媲美,这是何等自信又何等幸福的命名。瑞丽江之美,世人皆知,而深藏不露的瑞丽江流域竟然还有一块这么宝地,她是瑞丽的脸,她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二. 

 

生命的交集总是发生在不经意的时刻。一趟澳门“世界茶文化之旅”,没想到竟会有缅甸来的客人。缅甸与家乡德宏,一江之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个人,在十几年前与密友深度游缅甸之后,对这片叫人感到神秘而又觉得舒畅的土地,已是深深迷恋,回家即写下万字纪实散文《圣鸟之城》。

我与家升,晚宴时无意间坐在一桌,得知来自缅甸,惊讶的我眼睛都快冒出火花来了!那欢喜,正如在孤寂的异乡见到故乡人一般热烈。席间相谈甚欢,彼此深感缘分之奇妙。

 

王家升,缅甸茶艺公司(Tea art)董事长,家族生意涉及范围广泛,2016年受父亲之命接管茶园及创办茶叶公司,威严的父亲给了他五百万启动金,说成败也就是那么多,不会再有新的资金注入。家族茶园位于缅甸北部北掸邦大勐宜地区,时时战火纷飞,家升创业之初,常常在炮火中的茶园穿来穿去,经营十分艰辛,在分分钟没命的情况下,他硬是挺了过来。大勐宜离中缅边境瑞丽市两个小时车程,他到茶园的时候,经常会从木姐过境到瑞丽小住几日,交朋结友,勘察商机。大勐宜的茶园面积1200多亩,海拔1800米,种的是高山乌龙茶,家升满脸平静地跟我聊起种茶的目的:一是全面消除鸦片的种植;二是为当地老百姓找出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三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缅甸也能种植出好的茶叶,这是一举几得的事情。家升出生于八十年代,是一位年轻、有自己想法的人,也是一名典型的文学青年,当年的缅甸,尽管华人家庭注重中国文学教育以及礼义廉耻信的培养,但通讯不发达,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也不是那么方便,在缅甸境内,根本没有书店销售中国的各类书籍。酷爱读书的家升,为了读到一本好书,可以辗转千里,从缅甸仰光来到木姐,再从木姐出境来到瑞丽然后乘坐客车到芒市新华书店购买自己心仪的书,徜徉于书的海洋中,十三岁的家升简直疯狂了!别人到城里来多数买些稀奇的货物,而家升却扛了一箱书又回到瑞丽口岸过江而去,一条江一座桥,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听着家升慢慢将往事道来,我的眼前竟然有些润湿,仿佛看到一个孤独少年的身影,在瑞丽江漫天的落霞中,手提着满满一箱书籍,愉悦地渡江而去。

家升次日于会上的发言,既生动讲述了一个创业者在时代变迁中所走的艰辛之路,又展现了超前的眼光和种茶背后的深远意义,更在结尾时用陈毅将军的诗句《赠缅甸友人》表达深厚的中缅胞波情谊,博得满堂喝采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首情深意切的诗,多年来都是听国内朋友们朗诵或吟唱,这是第一次从一个生长于伊洛瓦底江畔的缅甸侨胞口中满怀深情地读出来。

家升说起瑞丽江,亦是一脸深情,他说瑞丽江流到缅甸,就成了伊洛瓦底江,两江可以说是两岸居民的母亲河,是人们心中的一抹柔软。从少年时代起,他多次往返居住于木姐和瑞丽,也多次从瑞丽江泛舟而过,船行走于江面上,时间一晃而过,那个曾经爱读书的少年历经风雨,已成长为商界的佼佼者,我的内心不由涌动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愫。作为两岸文化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见证者,说到瑞丽这些年的变化,家升第一时间伸出大拇指: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瑞丽从一个边境小城脱颖而出成为连接世界的桥头堡,成为东南亚的一个重要通关口岸,想起当年黄沙扑面的姐告,如今绿树成荫,商铺林立,成为两岸居民重要的通商阵地,口岸的建设者,真是不容易也不简单呀!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数千万海外华人华侨的心,家升的家族以及在缅华人各方力量凝聚,共同协助祖籍国战“疫”,捐助了大批物资,这些物资又通过姐告大桥运送到国内。家升认为,人类文明史就是一场与疾病的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有着深厚国学根底的他在捐赠物资上深情地写上:“一山连两寨,自古俩无猜,缅中胞波亲,甘苦同舟载。”以表示中缅永久的胞波情意。

分别后的我们,经常在微信上互动,开春时见他晒大勐宜茶山上的樱花,我说相约明年。家升快速回复:等疫情过去,我到木姐过江去接你,请你到大勐宜摘茶、制茶、喝茶兼赏樱花。

 

三. 

 

多年来数次走进瑞丽,却不曾有文字记录下来。这期间有童年的记忆,有青春的回想,有人到中年别样的认知;有亲情的温暖,友情的陪伴,也有岁月如梭的感慨。瑞丽,一个地处于国境线上的边城,既有它的独特气质,也有它的复杂多样,记忆中烟火般的生活景象,很难表述你爱是不爱它。早年与母亲从瑞丽口岸到木姐串亲戚,打条笼基操着傣语轻松自在就过境了,如今须得正式的出入境通行护照才可通行;从前似乎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瑞丽,如今与州府芒市车程仅一个小时。瑞丽,东连芒市,北接陇川,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毗邻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这个曾经辉煌的果占壁王国,她从神秘古老的史诗和传说一路走过来,早已成为中国西南边境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她让瑞丽人感到自豪,她更是德宏人民的骄傲。我们不禁感叹时光飞逝,万物皆变,时代的脚步牵扯着、推动着所有物事,想停也停不下来。

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木姐女孩过江跨境创业的真实故事,让我为之动容。每天清晨的国门总是人头涌涌,早起的人们都赶着到对岸去忙碌各自的生计,有急匆匆从瑞丽前往木姐的,也有从木姐赶过瑞丽来的,缅甸木姐女孩马蒂达的身影也行走在其间。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瑞丽江畔时,她已经骑着摩托车跨过国门来到姐告,她在一家电器行打工,老板来自福建,顾客主要来自缅甸,每天负责的工作就是进货、出货、报关等业务,面对不同的客人,她就用不同的语言交流,时而傣语、时而汉语、时而缅语……久而久之,她成了店里的“金子招牌”,说不清是生意带火了她,还是她带火了生意。如今,马蒂达已经从“打工妹”晋升为体育用品店的“老板”,她自创品牌“胜利伙伴”,货物销往木姐、南坎、腊戌、仰光、印度等地。当然无论是当年的“打工妹”,还是今天的“老板”,变化的仅是身份,不变的依然是顶着晨光过国门来到姐告开始忙碌的一天,再踏着夕阳过国门回到木姐,每天都收获满满。马蒂达说:生我养我的地方必是我的幸运之地,尤其每天行走于这片土地,迎面而来的总是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不管熟悉或陌生,都会给我力量和一种暖意。

忙碌的马蒂达或许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相信江岸两头还有许许多多不为我们所知的民众,为了追逐梦想和体现个人价值,以一个个小我的成长经验烘托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体现出这个地方的人那种通达干练,体现出两岸人民真正水乳交融的生活,亦体现出瑞丽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特殊管理的自贸区、境外电商等多重身份的优势和重要性。瑞丽江以母亲河的姿态,抚育着两岸的孩子,看着孩子们相亲相爱、日益强大,母亲河的表面是平静的,内里却微波轻泛,荡漾着喜悦之光。

传说总是神奇而美好的,“腊勐卯”存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昭示着两岸人民尽管永隔一江水,却世世代代共饮一江水。瑞丽江的脸,一半在江南一半在江北,一半在中国一半在缅甸,女神宽厚温暖的笑脸,千百年来笑迎八方客,抚慰、孕育着两岸人民,这个神奇的地域如今依然有佛塔遗址静立,有经幡在微风中飘舞,傣族古老的歌谣回荡在江面上,深植于人们的记忆中。

瑞丽江缓缓流淌着,每天的太阳照常升起,江畔的苇草向阳而生,阳光照耀万物也照耀着两岸人民,江水无声流过,从北向南,从高黎贡山至伊洛瓦底江。立于江边,风从耳畔掠过,你仿佛看到,瑞丽江的脸在粼粼波光中,谜一样地微笑。